灰铁铸件生产过程中,增碳剂为什么会出现难以熔化的情况?
在灰铁铸件生产过程中,增碳剂难以熔化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,嘉碳建议解决方案如下:
一、增碳剂难以熔化的常见原因
- 增碳剂质量问题
固定碳含量低(低于90%):杂质(灰分、挥发分)过多会阻碍熔化和吸收。
硫含量高:可能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夹杂物,影响增碳效率。
煅烧工艺差:未充分石墨化的增碳剂(如石油焦未高温处理)熔点高、吸收率低。
- 物理特性不匹配
粒度过大(如>5mm):需更长时间熔化,易沉底结块。
粒度过小(如<0.5mm):易漂浮在铁水表面被氧化,利用率低。
- 工艺操作不当
加入时机错误:应在炉料熔化初期(约1300℃)分批加入,过早易氧化,过晚溶解不充分。
熔炼温度不足:灰铁熔炼温度通常需≥1500℃,低温导致增碳剂无法完全溶解。
搅拌不充分:缺乏电磁搅拌或人工扒渣,增碳剂分散不均。
二、建议解决方案
- 工艺调整
检测当前增碳剂的固定碳、硫含量及粒度,对比嘉碳参数(可索要检测报告)。
优化加入方式:在电炉中,先加50%增碳剂与废钢混合,剩余部分在熔清前分两次加入。
提高熔炼温度至1520-1550℃,并延长静置时间2-3分钟促进扩散。
- 试用嘉碳专用增碳剂
小规模试验:按原工艺替换为嘉碳专用产品,对比熔化速度、碳吸收率及铸件金相。
成本核算:虽然单价可能较高,但高吸收率可减少用量(如从1.2%降至0.9%)。
- 配套措施
加强铁水扒渣操作,减少氧化膜对增碳剂包裹。
搭配低硫生铁(S<0.02%)使用,避免硫与碳竞争反应。
注:仅供参考